[台東] 長濱鄉│周邊景點吃喝玩樂懶人包
日治時期以此地海岸線長達28公里,易名為「長濱」,設置「長濱庄」,劃歸台東廳新港郡管轄,庄內劃分為長濱、寧埔、城山、中濱、三間屋、真柄、樟原七個大字,戰後改設台東縣長濱鄉至今。
TAIWAN TAITUNG
日治時期以此地海岸線長達28公里,易名為「長濱」,設置「長濱庄」,劃歸台東廳新港郡管轄,庄內劃分為長濱、寧埔、城山、中濱、三間屋、真柄、樟原七個大字,戰後改設台東縣長濱鄉至今。
樟原村位於長濱鄉最北端,早期的樟原村遍生許多原始樟樹林,日治時期曾是台灣樟腦的重要產地,樟原村內最具特色地標為樟原基督教長老教會,是阿美族樟原部落學習諾亞造方舟的精神,居民主動奉獻集資,並以賣野菜、抓青蛙等方式,自行設計興建的一所教會。
走進台東縣長濱鄉的阿美族部落_南竹湖部落,保存良好的老房子錯落,處處可見茅草屋、裝置藝術等原民意象建築,比方族人烤肉招待客人的部落廚房、象徵安通越嶺古道入口的彈弓座椅、以及村民的秘密基地「魯邦屋」,漫步在蜿蜒的小巷弄,聞著家戶的柴燒香味,每個轉角都有不一樣的驚喜。
山豬窟休閒農場位於大武鄉南興村,早年經常可見山豬群聚戲水,因而得名,以及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群島,無論晨曦、午後或黃昏,都能飽覽山海美景,令人忘卻世俗一切煩憂,是週休二日放鬆心情的好選擇。
大武鄉自古便以「台東門戶」著稱,此地為山和海的分界,若經過大武鄉,千萬不要錯過深受饕客喜愛的大武漁港,大武漁港外海是台灣七大漁場之一,魚產豐饒,緊鄰大武漁港的太平洋鮮魚湯、同發順餐廳、龍鳳餐廳等海鮮料理餐廳,俗擱大碗,運氣好時還有龍蝦、刺鮭等特殊海鮮料理可品嚐。
大武鄉為台灣東西部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,自古以來有「台東門戶」之稱。鄉內居民有原住民、閩南、客家、新住民等多元族群,產業以農業及漁業為主。漁獲以油帶魚、鬼頭刀最為著名;農特產品玉荷包因肉質甜美鮮嫩,廣受旅人喜愛。
位於南迴線最南端的達仁鄉,有著臺灣難得一見的自然原始風貌,傳統的排灣族的文化,和那擁有百年歷史的土坂吊橋,正是見證排灣族與達仁鄉的故事,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,產業則以農業為主,特產有咖啡、羊奶頭、橄欖露。達仁鄉土坂地區排灣族的五年祭(竹竿祭)是排灣族五年才舉辦一次的盛大祭典,其意義在於迎接祖靈、團結禦敵和賜福。
還記得過去那位名噪一時,以一副無鏡片大眼鏡、黑色大皮鞋、短領帶及黑帽子為造型而走紅的諧星脫線嗎?十幾年前,他放下演藝圈的事業,憑著一股傻勁、耐力與恆心,在台東鹿野地區經營起「養雞場」,努力從藝人轉型成為農民。如今他的「脫線戰鬥雞」(悶燒桶仔雞)聞名全台,成為鹿野鄉極具知名度的一處旅遊景點。
多數到鹿野高台的旅客都知道,在鹿野高台下有個龍田村,龍田村座落在第二層的河階地帶,腹地廣闊平整、展望良好,卑南溪、鹿野溪在前環繞,形成天然的護城河;龍田村後方倚靠鹿野高台與中央山脈,成為難以翻越的屏障,具有易守難攻的絕佳戰略位置,早年的龍田村曾是卑南族人的狩獵場,被稱為鹿寮,並有漫天蝴蝶飛舞與鹿群嬉戲。
鹿野高台僻處山谷之中,西有中央山脈,東有海岸山脈,不僅冬天東北季風的爪牙伸不進來,且由於位處花東縱谷的最南端,春天特別早臨,當地所產的春茶,比台灣其他地方都要早採收,故稱做「不知春」。